相信看過盜墓筆記的小伙伴都知道,盜墓不僅是個體力活,還得動腦子,不僅要動腦子,還隨時有生命危險。古人為了保護好自己的遺體和財 產,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思。
到了現代,文物專家和安保人員為了保護好文物,也想出了許多適合現代社會的好方法。西安作為六朝古都,擁有豐富深厚的歷史積淀,許多 著名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,如何保護好這些文物可是一門大學問。
文物管理是一項龐大的工程,內容豐富,涉及范圍極廣。除了我們常見的防盜、防走私之外,還有文物修復、拍攝、調撥等方面。
例如石器、陶器、玉器、琺瑯器文物要避免磕碰、摔壞,而木器、紡織品、紙類、金屬類文物要避免火災、水災。而古建筑、大 型雕刻暴露在自然環境中,受到的侵蝕最為嚴重,也最需要加強維護與修復。
在安保方面,文物的價值令許多不法分子垂涎欲滴,失竊被盜的風險極高,一旦失竊博物館損失極大,不僅是財務損失,更是歷 史研究的重大損失。而日常監管不到位也會引發災害,如巴黎圣母院在翻新施工過程中發生大火,這座見證法蘭西滄桑巨變史的 古老建筑木質結構全部被摧毀,令人惋惜。
首先,要對安保人員進行文物方面的基礎知識培訓,熟悉《憲法》、《刑法》中關于文物管理的規定,并學習文物 法,避免產生文物安保常識性錯誤。
其次,要實現安保制度規范化、制度化建設,完善配套程序,制定應急處突辦法,讓安保人員面對緊急狀況時不慌 張,能夠迅速找出解決辦法,并通過嚴格的制度約束防止監守自盜的情況。
第三,要加強安保動態管理,在日常安保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、查漏補缺結合高科技安保技術手段,增加必要的安 保設施投入,提高安保工作的智能化、科技化,從而減少人為錯誤,不斷提高工作效率。
科技時代豐富了每個人的生活,減輕了許多工作負擔,與科技結合是安保工作的必經之路。利用實時監控系統查看巡邏死角、利用實時對 講系統上報博物館安全情況、利用電子巡更系統查看巡邏路線力爭面面俱到、利用公共廣播和停車管理系統引導游客文明觀賞,杜絕破壞 文物行為,這些都是文物安保工作不可或缺的好幫手。
例如巴黎圣母院大火事故,如安裝智慧消防系統,將用電、用火的情況把握在可控范圍內,實時提醒人們注意用電安全,是可以避免大火 蔓延到如此嚴重地步的。
文物安保工作是非常精細也非常繁瑣的,安保人員要關注偷盜、破壞縱火以及游客的種種破壞行為,這些都需要科技力量的幫助和見證